浙江省衢州201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16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第二联中,诗人为什么写到“柳絮”“浮萍”?说说你的理解。(3分)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的理解。(3分)
4.示例:“柳絮”、“浮萍”的漂泊不定都给人以飘零流落之感。国家危在旦夕就像狂风中翻飞的柳絮,个人遭遇命运的浮沉好像暴风雨中的浮萍。诗人用这样两个景物设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国运衰微、个人命运多舛的悲痛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柳絮”“浮萍”的含义占1分,设喻1分,具体阐释意象的作用1分。
5.人生自古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诗句大意占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占2分。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1.离开 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古诗苑】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对我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3分)
18.C
19.此处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5分)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3分)
8.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7.绿是吹绿的意思,不但充满色彩感,而且包含动感,同时表现出春天到来后潜力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1—22题。(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22.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分)
21.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民风。
【知识点】佳妙词语的赏析(炼字鉴赏)
【解题思路】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2.因为颔联不仅是写山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景,而且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2分)
【知识点】名句的理解
【解题思路】首先要结合全篇把握名句内容和形象上的基本点: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了怎样的旨趣,然后要说明它对人们的影响。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2—23题。(4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写景有何作用?(2 分)
23.“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唱”二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 2分)
23.“犹唱”是“还在唱”的意思。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面上是对歌女不顾时局安危,依旧演奏靡靡之音的埋怨,实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不知__之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一般这类题应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联系诗歌内容挖掘深层含义,最后结合诗歌主题或情感阐明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1.本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客观地写出了浩瀚壮阔,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色,后写 景,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2分)
2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实 虚(每空1分,共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本诗前八句写出了眼前观到的实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也是诗人内心感情的表达。在答题时,还要注意审清题干,把握“客观”及“内心感受”等字句,可以帮助学生确定答题方向。
22.运用了夸张、想象、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三种手法任答一种即可,1分)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鉴赏古诗词,一方面要能指出写景的特点,或采用的修辞手法,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另一方面要抓住古诗词的内容,如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竹里馆》
4.作者 , 朝 派诗人。(3分)
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全诗所展现的画面。(3分)
6.诗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句。(3分)
4.王维 ,唐,山水田园
5.月夜,我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好不快乐。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6.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诗人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月亮以人的性情,月亮殷勤相伴,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高雅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