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人闲桂花落”一句中,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映衬春山之幽静,取得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B:“桂花落”表明春天将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C:“月出惊山鸟”写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月光洒进山林.惊醒了已入梦的山鸟。
D:“时鸣春涧中”,写山鸟误以为天色将晓,不时发出鸣叫,画面生动有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僵师缑氏镇,洛阳附近)人。

(1)诗歌第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特征。(2分)

(2)第三、四两句是这首诗的佳句,请做简要赏析(3分)

(1)细雨初晴,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从中透露着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2)那和煦的春风,给入眠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一直吹到故乡洛阳城。作者借景抒情,春景引起了乡思,乡思凝聚为乡梦,乡梦中看到了故乡洛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次萧冰崖梅花韵

宋·赵希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释】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

⑴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2分)

⑵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3分)

(1)高洁,孤远(也可答“孤傲、洁身自好”等)(2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表达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答“赞美梅花的情感”也可)。(3分。意思符合即可)

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7、8题。(共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 “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秋”字点明了季节。而且秋天容易勾起人们的愁思,渲染出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

8.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懈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描写了孤桐怎样的特点? (2分)

(2)分析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根深叶茂,高大粗壮。(2分)

(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3分)

【参考译文】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收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

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抛下许多国家大事,专来打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得这样奢华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曾是一介武夫,有幸陪侍着您。曾看见您的房屋仅能蔽风霜,那时候就认为足够了。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__,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您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

抒发了 之情。(2分)

16、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2分)

15、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16、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

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

乔”被“锁” 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

白,缺乏诗味。(语意相近即可;未明确回答“不好”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2分)

答: 。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1)上句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下句写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2)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2010·浙江省丽水市,三(一),4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

(2)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2010·云南省昭通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1)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

(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分)

(2010·云南省普洱、西双版纳市,9,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1)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 诗。(1分)

(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分)

(1)送别(2)答案提示: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