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阅读上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中动词运用恰当,首句中的" "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1分)
(2)诗人运用了 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表达了战士们 的决心。(2分)
13、(1)压 (2)"黑""金""紫"" 燕脂" 报效朝廷(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1.本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其中 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1.思念家乡(独客异乡的孤寂)、怀念旧友(1分)。 第四联(尾联)(1分)
2.示例一:作者通过山暝听猿啼,以猿啼的凄凉来烘托作者的愁情。
示例二:作者通过风鸣之声(风吹树叶飒飒作响),渲染萧索、凄凉的氛围,烘托作者的愁绪。(扣住听觉1分,表达情感1分)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晋 陶渊明 2.D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山 馆
北宋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境遇不如陶渊明。
(1)“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改编)
(2)联系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和情怀?(3分)
(1)“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1分)“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
(2)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
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1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10、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叙事,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其中所展现的画面。(2分)
11. 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2分)
9、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10、庭院的柳絮纷飞,杨花落尽,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哀转久绝。
11、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情思,将自己对朋友的一腔挚情交予明月传递,艺术而真切地表达了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5分)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4. 思念故乡 2分
5. 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评分标准:诗中景物描写全得2分,语言优美1分。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2分)
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
2、(2分)这节诗描绘了一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
3、(3分)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 的心情。
4、(2分)本节诗以 (填写表达方式)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5、(2分)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1.biān jiù zài bó 2.冷雾、白霜 3.比喻 收起青鳊鱼 悠闲 4.描写 (写景)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5.“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 , 代诗人,(2分)
(2)请从修辞、情感等方面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2分)
(1)李白 唐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明月人格化,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相送的情怀。(意思相近即可)
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暮 春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①。
注:①东风:即春风。
(1)从题目入手,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2分)
(2)你如何理解“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内涵。(2分)
(1)面对“暮春”,诗人说:“莫怨”春老花残,因“根蒂在”;“有东风”,所以春去春再来。诗人借此流露出了对生活、对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2)花开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还会再来,这是自然规律。它暗示了人们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伤感难过,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更美好的未来。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