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答:
1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1.(2分)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12.(2分)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天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2)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江楼感旧(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②豚[tún]栅:猪栏。③柘[zhè] :落叶乔木,叶子可以喂蚕。
15.有人说“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最妙,你认为它妙在什么地方?
1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l (2分)运用比喻手法营造了月光、水和天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意境。
l (2分)表达了作者物是人非、孤独寂寞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4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 分)
2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 2分)
21.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2分)
2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__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2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阅读上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诗中动词运用恰当,首句中的" "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1分)
(2)诗人运用了 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表达了战士们 的决心。(2分)
13、(1)压 (2)"黑""金""紫"" 燕脂" 报效朝廷(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1.本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其中 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1.思念家乡(独客异乡的孤寂)、怀念旧友(1分)。 第四联(尾联)(1分)
2.示例一:作者通过山暝听猿啼,以猿啼的凄凉来烘托作者的愁情。
示例二:作者通过风鸣之声(风吹树叶飒飒作响),渲染萧索、凄凉的氛围,烘托作者的愁绪。(扣住听觉1分,表达情感1分)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是 (朝代)的 。(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晋 陶渊明 2.D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山 馆
北宋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境遇不如陶渊明。
(1)“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改编)
(2)联系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和情怀?(3分)
(1)“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1分)“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
(2)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
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1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10、前两句侧重于写景叙事,展开联想和想象,试描绘其中所展现的画面。(2分)
11. 选择一个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赏析。(2分)
9、表达了诗人对谪戍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10、庭院的柳絮纷飞,杨花落尽,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哀转久绝。
11、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以人的情思,将自己对朋友的一腔挚情交予明月传递,艺术而真切地表达了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5分)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4. 思念故乡 2分
5. 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评分标准:诗中景物描写全得2分,语言优美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