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7.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
1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7.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18.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7、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18、“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17、(3分)梅子、芭蕉、柳花(答对1个给1分)
18、(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江楼感旧 (5分)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5.一、三行诗句中哪两个词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第二行诗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3分)
15.“独上”与“同来”相照应,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
16.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写出一点即可);描写了月光皎洁明亮,江面浩渺恬静的景色。(3分)
紫薇花 (4分)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5.诗人笔下紫薇花有什么特点? (2分)
16.诗中写“桃李”有什么作用?(2分)
15.清新(1分),俏丽,独占秋光,不与群花争春,一枝独秀的品格。(1分)
16. 紫薇花期有三个月,在秋天,艳丽桃李已无踪影。用桃李来衬托(或反衬,1分)紫薇的独特之处,花的美及花期之长。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5.《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请你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2分)
16.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一种生活?(3分)
15.牧童晚归休憩图
16.向往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人名)。(1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这次奉命慰问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B.颈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C.“孤烟直”中的烟,即烽烟,边塞报警时点的烟火。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2分)
7.王维 (1分)8. B.(2分)颈联 应该为 颔联
9.(2分) 略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圆圆的落日残红。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诗中第二句中的“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3.诗的三、四两句很富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答:
12.“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13.第三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雪嫌春晚,生动而传神地表现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第二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比作飞花,从而把凄清冷落的初春写得如仲春般热闹和富有情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1分)
12、第三联一语双关,“惶恐滩”“零丁洋”既是指 ,又写出了
。在诗中许多地方都还可以看出作者对孤苦身世的感叹,与“惶恐”“零丁”意思相一致的词还有 、 、 、 。(3分)
13、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11、自己(身世入雨中浮萍)飘泊不定
12、地名(地点、地方);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孤苦身世的感叹 ;寥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3、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13.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1分)
14.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1分)
A.急促B.高亢C.舒缓D.低沉
15.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2分)
13..刻,车,歌。
14.C
1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如“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理由:这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诗词赏析(共5分)(出题人:塘边中学杨天鹏)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诗中第二句中的“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3.诗的三、四两句很富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答:
“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13.第三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雪嫌春晚,生动而传神地表现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第二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比作飞花,从而把凄清冷落的初春写得如仲春般热闹和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