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马戴的《落日怅望》①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②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①诗人一生坎坷,此诗为晚年所作。②片时:即片刻。
7.⑴描写诗人“怅望”眼前实景的诗句是: , 。(1分)
⑵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烧”字就用得准确传神,请予以简要分析。(3分)
⑶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作者表达的情感。(2 分)
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1分)。
⑵“烧”运用了比喻、夸张、化静为动、借景抒情(一点即可)(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的灿烂、火红(1分)(大意相同即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⑶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1分);年华渐老、感时伤逝,惆怅落寞。(可从尾联得到答案)。(1分)。
武 侯 庙①
唐·杜 甫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 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16.诗中作者借草木的 ▲ ,写出了武侯庙 ▲ 。(2分)
17.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茂盛 人迹稀少,荒凉冷落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 分。第二空答到“荒凉”即可。
17.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也抒发了诗人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抑郁之情。
评分标准: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3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中“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1分)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2分)
8.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1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9.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2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9、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9、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这首诗以写诗人 的经历和感受为主,同时,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 的塞外风光。(2分)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请你运用想像和联想,描述这两句话。
10.出使、奇特壮美(2分)
11.示例: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圆圆的落日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2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
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分)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2分)
10.自己的雄心壮志。(2分)
11.这一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像,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2分)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星汉”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临碣石”两句交代观海地点,也营造出全诗开阔雄浑的意境。
B.“水何澹澹”六句所写的秋景由盛转衰,诗人的内心也由喜转哀。
C.“日月之行”四句体现了诗人吞吐宇宙、包孕群星的博大胸怀。
D.“幸甚至哉”两句虽为套语,但在此诗中也能借以表达诗人豪情。
7. 银河(2分)
8.B(2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9、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 ((2分)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7 .适合 8.C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诗中“孤蓬”喻指 (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7.(2分)远行的朋友
8.(2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