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__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

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7.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

6.D

7.答案示例: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

读<行路难>(其一)做题。4分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1.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10.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11.“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暮春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①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24.诗歌一、二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5.“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4.(2分)落花、绿阴;(1分,只答一点不给分) 万木葱茏,充满生机。(意思符合即可)[c2044ea895012aab.gif]  25.(2分)在孤寂中,有春天花事消歇后的淡淡忧伤,也有一份笑对时序更替的从容和豁达。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6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①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②。

谁见汀洲上③,相思愁白苹。

(注释) 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②五湖:指太湖。

③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15、颔联中““ ”两个字点出被送的人远去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5、没、空

16、表达诗人送别友[f066b8a9460e0f6e.gif]人的离愁别恨。(或依依惜别之情)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歌的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一个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2分)

9、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8、安史之乱  望见了经历战乱后,长安城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9、其实花并非真在“溅泪”,鸟并非真在“惊心”。诗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后面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请简要赏析诗中加点的“争”“迷”两个字的表达效果。(3分)

 “争”字描写出了黄莺追逐嬉闹的情态,(1分)“迷”字的意思是使人眼花缭乱,写出了野花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的特点。(1分)这两个动词都表现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后面问题。(3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尾联中“凌”字是全诗之神,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凌”是登临、登上的意思,这里写出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的豪迈之情,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度。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0、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分)

答:

1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2分)

答:

10、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1、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7~18题。(4分)

梅 花

陈 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 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17.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18.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17.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 
18.寄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歌题为“春望”,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9.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8.望见了经历战乱后,长安城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2分)

    9.其实花并非真在“溅泪”,鸟并非真在“惊心”。诗人借物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