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3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1分)

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1分)

⑵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下面《我爱你,中国》这段歌词中加点词语对表达爱国之情的作用是什么?(2分)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

我爱你群山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选取祖国的“南海”“北国”“森林”“群山”“小河”这些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歌颂,使抽象的爱国之情变得具体、形象,避免了空洞。说明:本题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1.(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共4分)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景物2分,答对两处1分,答对三处2分,意境2分)

野 池(4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5.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1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5.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16.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2分)

 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

 (1)(2分)

 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分)

 答:如: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壮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2分)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2分)

答:

  

(1)(2分)答:“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可),l分;“早春美景”,l分。

(2)(2分)

答: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阅读现代诗《祈》,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那是一种移动的音符

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

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

15、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2分)

16、仿照诗歌第一节内容再创作一节。(2分)

15、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作为人决不能因此降低自己的要求。哪怕自己平凡得像一颗石子,也总希望有一点花纹,这是人对美的天性追求。

16、大地生动,是因为有了花朵

那是一幅缤纷的画卷。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4分)。

夜 坐(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勒正。②蛩:蟋蟀。③逶迟:本指道路、山川、河流弯曲和连绵不绝,这里指遥遥无期。

9、诗歌的前两联是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其中写近景的诗句是哪两句?(2分)

10、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秋季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10、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