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分明就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的构图;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河流点染于大漠;有画的线条: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有画的色彩:黄的沙、青灰的烟、橘红的夕阳、白的河水。实乃“诗中有画”。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秋冬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塞下秋天天气之“异”——极其寒冷,如同“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塞下秋景与中原秋景的不同,连大雁也过早地飞离衡阳。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是作者将游子沦落之情寄托于九种看似孤立的景物之中,用有形之物来表现无形之情,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2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6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
15.“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14.心远地自偏(1分)
15.“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16.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妙在何处。(4分)
(2)最后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分)示例①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1分)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形势危急的情景;(1分)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威武雄壮,严阵以待。(1分)“黑云”和“甲光”对比,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1分)
示例②: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1分)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1分)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1分)
示例③:在色彩和形象上,(1分)首句与次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1分)渲染了紧张气氛。(1分)
(2)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人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用自己的话描绘“带月荷锄归”的优美意境。(3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1)皎洁的月光下,劳动归来的诗人显得充实而快乐。他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丛中,构成了一副美好的月夜归耕图。(3分)
(2)隐居躬耕、不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__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7.D(2 分)
8.D(2分)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作者以肯定的语气描绘想象中的世界,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诗人自比冯唐,希望朝廷能够派来冯唐赦免自己,表达了诗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登上山顶,俯瞰群山的气概。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是水边成双成对雎鸠鸟的鸣和,让人们唤起无限情思,美丽贤淑的姑娘,一定是君子追求的理想配偶。
行路难(6分)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
2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22.(3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1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①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②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2.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 的特点。(3分)
3.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共3分)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色彩明丽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
3.(共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8、李杜 轻薄
9、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