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2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21参考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详细解析】做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描述”二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诗中的一二两句景物描绘出来。

22考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详细解析】做题时要注意前一个词中的“莫”字,并注意全句的意思。后一个词要注意其中的“喜”字。这样人物的心情自然就分析的差不多了。

阅读《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完成练习。

寂寞增加郁闷,

忙碌铲除烦恼——

我的朋友!

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1)诗中“增加”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1)“增加”的意思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而不是只在寂寞中才有郁闷,准确生动。(2)工作可以消除郁闷,烦恼,带来快乐。(1分)告诫我们要努力工作,让人生充满快乐。(1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运用所学的鉴赏知识完成下列各题。(7分)

【甲】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乙】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请你将【甲】诗中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11、同样面对时光的流逝,两位诗人的情感态度大不相同,请你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 下。(4分)

10.溪水边兰草初生,松林间沙路洁净,潇潇暮雨中传来杜鹃鸟的鸣叫。(3分)

11.面对时光流逝,苏轼表现的乐观旷达,如“谁道人生无再少?”或“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诗句中就表现出了;晏殊表现的是惋惜流连(伤春惜时),如“无可奈何花落去”。(4分)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6.“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2分)

17.“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6.“极写饮酒之多”或“极写饮酒之痛快”。17.“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从军行 (5分)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5、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争的严酷?(2分)

16、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3分)

[fe5d9d406a06432d.jpg]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0、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从写作角度具体赏析。(2分)

1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2分)(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3分)

对《天上的街市》开头一节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A:这节诗将天与地连成一体,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B:街灯——明星——街灯,采用比喻修辞,互换本体与喻体来展开想象。 C:因为街灯和明星之间存在着“无数”和“明亮”的共同特点,所以,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为喻。 D:由街灯和明星也使人想到夜空,想到那__的社会现实:街灯和明星是美好的,但它们又太缥缈——一种对改革现实的消极态度。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 十二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②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阅读柳宗元的《渔翁》,完成文后问题。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①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②汲:取水。③湘:湘江。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 欸乃:摇橹声。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⑧本诗作于永州

18、根据注释和你的理解,说说诗文大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作者自己,那么诗中反映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19、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独来独往闲适生活的向往。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愤。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这首诗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宏伟壮阔的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个场面。

2. 这几个场面构成一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画,说说你的理由。

3. 有人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都用的十分贴切而意味深长,请你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理解。

4. 探究:毛__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请结合本单元课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2.       略

3.       如”寒”既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又反衬红军战士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4.       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