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济宁 无答案)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3分)
(评分: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分。意思对即可。)
(2012湖南株洲)
三、
(三)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27.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28.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2012四川成都)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1.(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
(2012浙江温州)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4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2分)明
16.(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2012浙江台州)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2012山东滨州)
三、阅读(共37分)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7.湍急 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8.“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12浙江嘉兴)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3题。
(-}野 池(4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2012浙江丽水)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4分)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2分)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19.景中有情。(2分)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8、(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19、(2分)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2012浙江衢州)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
[c900fc9003b8d6c6.jpg]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2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21参考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详细解析】做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描述”二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诗中的一二两句景物描绘出来。
22考答案】“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 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详细解析】做题时要注意前一个词中的“莫”字,并注意全句的意思。后一个词要注意其中的“喜”字。这样人物的心情自然就分析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