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3分)

[34fb088e53029c2b.jpg]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杨万里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15.这首诗写的是回顾对岸所见到的景象,从诗句“ ▲ ”可以看出。(2分)
16.“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15.(2分)过了春江偶回首(“偶回首”对应“回顾”之意)
16.(2分)诗人用“嫩”“新生”形容水,流露出了喜悦和怜爱之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诗中“地白”二字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2分)
7、诗中的“落”改成“在”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落”的效果。(2分)
6. 积水空明、澄静素洁
7.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4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7.诗中“寒灯”一词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18.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7.(2分)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18.(2分)对故乡亲人的无比思念及感慨年华易逝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4分)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5、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残酷?
16、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15、碎铁衣、数重围、残兵、独领等词语,(写出两个即可)
16、“碎”和“独”字刻画了一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两题。(4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8、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 的特点。(2分)
9、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8.高、直、陡、险(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9.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昌《后庭花》。
7.真正不知“__恨”的是什么人?( )(2分)
A.商女
B.像南朝陈后主一样的不知__恨的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C.唱《后庭花》的宫女
D.泊秦淮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 (2分)
8、抒发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或:对统治者贪图享乐的不满,意对即可)2分
小桥(3分)
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题目。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1分)
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2c3606e846e856c.gif]
古诗阅读欣赏。(5分)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请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惊”和“鸣”二字的精妙之处。(3分)
9.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的感情。(2分)
8. 该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3分)
9.这首诗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阅读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 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宿别:同宿后又分别。②翻:反而。③离杯:饯别的酒。共传:互相举杯。
7.(1)填空完成对本诗写作思路的分析(2分)
回忆过去的别离—— ——叙写话别时的伤感
(2) “乍见翻疑梦 ”一句,表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2分)
(3)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常用的写法。请以诗歌的第三联为例作分析(2分)
(1)描述相见时的惊喜。(2)诗人和友人之间心心相映,感情很好;诗人和友人经常分别,很难相见。(3)诗句以孤、寒、湿、暗等词语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和友人难得一见就要分别的沉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