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昼偶作 柳宗元(4分)
南州溽暑①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②。
①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 ②茶臼:捣茶用的石臼。
15、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
16、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15、熟,敲。
16、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泊秦淮
(唐)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仔细品读诗的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想想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 的特点。
15.“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这两句诗中作者想批判的人是 。
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14.(1分)朦胧(迷茫),冷寂(悲凉)(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15. (2分)想批判的人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各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两题。( 6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 “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7 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
阅读王禹偁的《村行》,完成7~9题。(4分)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7.能体现秋天特征的景物有哪些?(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9e496a8b97e675.gif]
阅读清代叶燮①的《客发苕溪②》,完成第7题。(5分)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释:①叶燮:清代诗论家,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
②苕溪:在浙江北部,流经湖州入太湖。
7.(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所展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写得精彩生动,请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8108a5909b9de2e.gif]
田园乐(8分)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2、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4分)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4分)
(1)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2分),给人以阴凉之意(2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4 分。
(2)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2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2分。共4分。
白 石 滩 (3分)
唐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16.这首诗直接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17.诗人王维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心境?(1分)
16. 这首诗直接描写水、白石、绿蒲等景物。
17.王维这首诗,写出月光下令人陶醉的景色,有动有静,意境欢快、轻松,写出了诗人恬淡、愉快的心境。(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5.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16. (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春兴(武元衡)(4分)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5.补充点评。(2分)
细雨初晴的春日, 、 、流莺啼鸣,好一幅暮春景物图!
16.完成随感。(2分)
诗人笔下,无情的春风殷勤吹送乡梦,变得多情;无形的乡梦宛若缕缕丝絮,变得有形。这是因为 。
15.(2分)杨柳阴阴;残花落尽
16.(2分)
示例1:诗人有着深切的乡思之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春风,他不仅在春风中动了乡愁,更希望随春风回到故乡。
示例3: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吹”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有情,知道诗人的
思乡之情;“逐”让乡梦长出了触角,追随春风一路返乡,用词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