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3—24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2分)
24.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作简要分析。(2分)
23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 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
24“钟”,聚集,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极力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23题。(共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22.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2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2分,意思对即可)
钟山[注]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①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②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11.①“绕”和“弄”用拟人手法(1分),使涧水和花草显得有灵性,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添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分)
②表达了作者弃官退居故乡后闲适恬淡的心情。(要联系注解回答)(2分)

7、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3f70b7b32a1a6f0.gif]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5.诗中的“弄”字用得极为精妙,请你对该字进行赏析。(2分)
16.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4cbcbcc71ec95f0e.gif]
阅读宋代王禹偁(chēng)的《官舍竹》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 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 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 ①淳化二年,诗人受小人之谤,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商州是个人穷地僻的小郡,团练副使只是个虚衔。②量移:更远更偏僻的地方。
7. (1)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竹的 特点。(1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拂”和“侵”字的表达效果。(2分)
(3)整首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1)坚贞、高洁(1分)
(2)“拂”和“侵”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拂”字写出了竹子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伴随琴声的的美妙;“侵”字则写出竹影入棋局,似欲与诗人同乐的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3)诗人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手法(1分)表达了诗人虽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雪梅 (宋)卢梅坡(4分)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降(xiáng),服输。②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7、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2分)
18、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2分)
17、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这种写法新颖别致,出人意料。(2分)
18、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2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6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2分)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或:品读下面两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一句诗各表现的情状。亦或:有人认为“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自相矛盾,你认为呢?为什么?)(2分)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2分)
4.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2分)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2分)
6.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12分)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2分)
1.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8分)
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或:品读下面两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一句诗各表现的情状。亦或:有人认为“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自相矛盾,你认为呢?为什么?)(12分)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地上是稀稀疏疏的极为纤细的芽,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12分)
答: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
瞧,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4分)
答: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10分)
答: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12分)
答:写早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
8.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12分)
答: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10分)
答:“绝胜”的意思是远远胜过。将满城烟柳与淡远草色对比,突出早春的可爱。
观刈麦(7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万,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作者是唐代的 ,字乐天,号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妇姑荷箪食( ) ⑵听其相顾言( )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
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
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
1.白居易 香山居士 2.⑴扛,担 ⑵视,看 3.A
诗歌赏析(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 ,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
了 的气氛。(2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2分)
1.离别 悲哀 2.拟人 望月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