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1)诗句中与“与‘访’字相呼应的一个字是____(2分)
(2)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2分)
(1)诗句中与“与‘访’字相呼应的一个字是踏
(2)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解析]隐者的形象体现在隐者的隐居生活中,第三句写隐者自酿自饮,自得其乐;第四句写隐者花落不扫亦无来客。从这些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隐者真正是超然出世、怡然自乐、清静无为之人。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 “貂锦”指什么?(2分)
15. 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 远征将士——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
15. 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1分,每句只划一处)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官的地名。
B.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 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10.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8.(1分,有错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2分)B 10.(2分)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0-11题。(6分)
【甲】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10、这两首诗的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有何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赏析【乙】诗中“山山黄叶飞”这句写景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诗抒写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乙诗抒写了诗人旅途悲思。
11.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甲】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乙】红桥①绝句(其一)
苏轼 吴绮
竹外桃花三两枝, 城北风光绝点尘,
春江水暖鸭先知。 垂杨个个斗腰身。
蒌蒿满地芦芽短, 榆钱飞尽荷钱出,
正是河豚欲上时。 买断扬州十里春。
【注释】①红桥:后改为虹桥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苏轼诗中写的是 时的景物,吴绮诗中写的是 时的景物。(2分)
(2)因为吴绮的一句“城北风光绝点尘,垂杨个个斗腰身”,曾让红桥成为烟花三月扬州城中最美丽的景色,请你谈谈这句诗的妙处。(4分)
⑴(2分)早春;盛春。(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写出了垂杨的形态,给人以动感( 1分),表达了作者对城北春光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7、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8、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51c1e8b26a5805aa.jpg]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4分)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这首诗所描绘的是由惠崇及引出的联想,惠崇画中所描绘的景物有:(2分) ▲
7.“春江水暖鸭先知”富有哲理,试分析。(2分) ▲
6.盛开桃花、溶漾春江、竹外桃枝、戏水群鸭、满地蒌蒿、短短芦芽。
7.春天来了,江水开始变暖,鸭子能首先感受到。现常比喻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内部的发展变化,发现新生事物的萌芽。(意思对即可)
阅读《舟过谢潭三首》 一诗,完成第8-9题。(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②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②巉chán:山势高峻。
8、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9、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8、(2分)忽 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每空1分)
9、(2分)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之情。(1分)
1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3分)
10.喜爱或热爱 (1分) 11.仅供参考: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寒塘
赵嘏(唐)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 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的哪些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通过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表现了秋水清澈、冰冷的特点。
(2)通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