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8.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9.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8.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9.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秾①,披襟拦得②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秾:草木茂盛。②拦得:挡住,承受。

(1)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2分)

(2)第三、四句生动形象,请作具体赏析。(3分)

23.(1)(2分)描写了一个夏天草木茂盛.微风吹拂.细草摇动的怡人景色。

(2)(3分),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时分,天气犹热,荷花如少女,害羞得把脸藏在碧绿的荷叶中,时隐时现的情态美,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者写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此时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清爽”之情。)

春 草

刘 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2分)

答:

2.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乱”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2.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只答感情即可,手法作评讲时用。)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好在何处。(2分)

答 :

(2)这首诗融景于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2分)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2分)思念家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杨万里《小 池》赏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写了初夏河塘的动人情景。在幽静的小池边,细细的泉水从泉眼出默默的流出来,好像泉眼在爱惜他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绿树倒映在水中,似乎他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刚钻出水面,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角,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准确体现原诗的意思,语言具体形象。)

示例: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 

2. (赏析角度合理,语言流畅,清楚明白。)

示例: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夏完淳《别云间》赏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别云间

文天祥       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下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而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了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1. D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夜 两个角度,用了 词语来描写战斗的激烈。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诗表达了敌军压境、形势极为严峻;这句诗好在把敌军压向边诚比喻成黑云压城,极为形象传神。

2. 这联诗句从军营号角和战士流血这两个角度描写战斗的激烈。“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燕脂”就是胭脂,这里指战士的鲜血,“凝夜紫”在夜晚的朦胧中凝成了紫色。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战斗的激烈。

3.《雁门太守行》抒发了作者队出征将士浴血奋战,抗击外来侵略的赞颂之情。

 

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作者王安石, (朝代)文学家,为了富国强民缓和阶级矛盾,曾积极推行变法,遭到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5.诗的三、四句,形象地揭示了 的哲理。

6.诗的一、二句,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飞来峰山势雄伟,应天塔 的特点。

7.“浮云的意思是 ,在诗中指 ,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

1.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诗中指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比喻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

2.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3. 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比喻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

4. 宋

5. 站得高,看得远;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夸张、直耸云霄;

7. ①漂泊的白云 ②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比喻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 ③自己身居相位,位高权重,比喻自己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