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7、8两题。 (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7.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自然汇聚了天地间的奇丽景色”,“钟”在这里是“积聚、汇聚”的意思,(1分)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拟人)(1分)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1分)
8.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初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孤山寺 白沙堤 “ 最爱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 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2分)
24.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生、入。24.(2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分)
⑵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⑴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联系全诗,描绘诗句“带月荷锄归”一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9.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中的“愿”应该怎样理解?(2分)
8.(2分)这句诗描绘出了月光洒遍田野,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是一幅美好而充满情趣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自足。(场景1分,情感1分)
9.(2分)表达了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
10.(2分)A
11.(2分)B
12.(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乘船)快。(2)山上的猿猴都在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每句1分)
13.(3分)高耸陡峭(意同即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峰峦上入霄汉”(每空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字为线索,行踪是从 (地点)起,至 (地点)终,绕湖而行,观赏风景。尾联中的“ ”一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几处”可以改为“处处”吗?为什么?(2分)
(1)孤山寺 白沙堤 最爱 (3分)
(2)不可以,因为:“处处”表达意思是“多”, “几处”表达意思是“不多”,文中用“几处”写出了早莺少,紧扣初春(早春)特点。(2分)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②,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王安石在晚年罢相之后,隐居钟山。即事:即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②相对:对着钟山;终日:一天。
28、诗中通过 、 两个词写出了钟山的“幽”。(1分)
29、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8、(1分)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
29、(2分)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如果写出“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则更好。)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 2分)
2、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分)
1、观 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如古诗,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4、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
15、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16“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13、氛围:宁静、优美等;诗句:略
14、视觉:如第二段内容
嗅觉:如袅袅清风中,依稀还有缕缕暗香在这深秋的夜空缓缓滑过。
听觉:落在石板上的足音,发出空寂的幽响,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更加清脆、响亮、悠长,如灵隐寺中和尚的木鱼。
15、略
阅读现代诗歌,完成7——8题。(5分)
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 时间是一根铁鞭,
生命是一匹锦绮; 生命是一树繁花;
一节一节地剪去, 一朵一朵地击落,
等到剪完的时候, 等到击完的时候,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7.诗中运用两组不同比喻,来表达同一个思想:(3分)
①第一节把时间比成 ,生命比作 ,裁剪的结果是 。
②第二节将时间比作 ,生命比作 ,击落后的结果是 。
8.诗人运用鲜明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什么?(2分)
我的解答:
7.①一把剪刀;一匹锦绮;一堆破布付之一炬②钱鞭;一树繁花;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8.人生本来是美好的,可惜时间太残酷无情,随着时间的消逝,生命惨遭摧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