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赵嘏的《长安晚秋》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赵嘏(gǔ):唐代诗人。云物:云雾。
7.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2分)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归雁、篱菊、渚莲。(写对两个景物得1分,写对第三个再得1分)(2)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特色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共2分。)(3)凄凉,伤感,羁旅愁思(或思乡归隐)。
阅读《秋词》,完成文后22—24题。(10分)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2.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3分)
答:
23.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4分)
答 :
24.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3分)
答:
22.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3.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24.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阅读雷震的《村晚》,回答第7题。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7.①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1分)
②诗中的 “横”字富有表现力,请作赏析。(3分)
③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①山衔落日浸寒漪。(答一二两句也给分)
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形象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③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杜牧的《齐安郡晚秋》,完成第7题。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贬任黄州刺史时作。蓑翁:这里是诗人自己。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歌中最能体现晚秋景物特点的诗句是哪两句?(2分)
① ; ②
(2)颈联(五六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3)请赏析“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两句诗的妙处(2分)
(1)①柳岸风来影渐疏 ②酒醒孤枕雁来初
(2)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3)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愤恨之情。
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第7题。(6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7.(1)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危 高 百尺(写出2个即可给全分)
(2)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恐惊”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巧妙地表现了山寺之高。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7、8两题。 (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7.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自然汇聚了天地间的奇丽景色”,“钟”在这里是“积聚、汇聚”的意思,(1分)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拟人)(1分)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1分)
8.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初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3分)
孤山寺 白沙堤 “ 最爱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 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2分)
24.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生、入。24.(2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分)
⑵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⑴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联系全诗,描绘诗句“带月荷锄归”一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9.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中的“愿”应该怎样理解?(2分)
8.(2分)这句诗描绘出了月光洒遍田野,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是一幅美好而充满情趣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自足。(场景1分,情感1分)
9.(2分)表达了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
10.(2分)A
11.(2分)B
12.(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乘船)快。(2)山上的猿猴都在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每句1分)
13.(3分)高耸陡峭(意同即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峰峦上入霄汉”(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