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 爱国热情和 的崇高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2分)
(2)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分)
(1)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崇高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2)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以“ ”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2)请用生动语句描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展现的美丽景象。(3分)
[4d1c5356f6462525.gif]
诗歌鉴赏(5分)
使 至 塞 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歌中表明诗人轻车简从以及前往慰问戍边将士之地的词语分别是
和 。(2分)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景象。(3分)
(1)单车、居延
(2)示例:广袤、荒凉的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没有水,烽烟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别董大①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琴师董庭兰 ②曛:形容天色昏暗
(1)一、二句诗所描写的塞北景色有什么特点?(2分)
(2)后两句诗为历代传诵,请作赏析。(3分)
(1)苍茫 昏暗 寒冷(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a87c96511dc5d0be.jpg](2)后两句笔锋一转,意境豁然开朗。反问句语言含蓄,情感直率,未来的人生路上知己很多,无需为离别而伤感,既是对朋友的劝慰,也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题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⑴简要概括首句中“不觉醉”的原因。(2分)
⑵有人说诗中的三、四两句是仿白居易《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中的前两句而来,你的看法如何?请分析回答。(3分)
⑴诗人既被醇香的酒所醉,又被美丽的花陶醉。
⑵白诗,诗人黄昏时在花下留恋忘返,趁花尚未被风吹尽,夜里起来把火看花,突出了诗人的惜花之情。李诗,在夜色朦胧之中,红烛摇曳,将凋谢的残花红得更加浓艳,然而,席散人去伤感顿生,更添了一份迷惘与惆怅之情。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103ef62be1155392.gif]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②凤阙:皇宫。
11、第三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2分)
1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11、第一句从视觉出发(1分)第二句从听觉出发(1分)
12、(1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的思想和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诗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分)
8、诗的第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7、(1分)“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8、(2分)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生动形象地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说出拟人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4分)
城①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②清景③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④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②诗家:诗人。③清景:美景。④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
18.诗中第二句哪两个字暗示了早春的“早”?
19.诗的三、四句写了阳春的绚丽景色,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答案】才、半 (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能体现早春之早的词语即可。。
【答案】符合题意,三、四两句写了阳春的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正好与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2分)
【解析】本题考考诗歌的写作方法,其实就是鉴赏诗歌的三四两句。鉴赏诗歌中诗句的一般方法为:先找到该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分析该句子具有怎样的效果,最后点出作者的情感即可。注意在鉴赏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 B: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 C: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 D:全诗通过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送别后的凄凉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