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早 梅
唐·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第一句写梅花用“白玉条”作比,意在表现什么?(2分)
答:
2.全诗表现了梅花哪些品格? (2分)
答:
1.(2分)洁白无暇 ,花开繁茂 2.(2分)不怕冰雪严寒的顽强精神;洁白无暇的高洁品格;远离人群的孤傲性格
阅读下面唐诗后回答问题。(5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或词)?请说出理由。(2分)
(2)诗中表现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分)
(1)有道理即可。(2分)
(2)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3分)
阅读《登飞来峰》,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每小题2分)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3.本诗前两句写景,通过 的手法,以塔之高和想像中鸡鸣见日升的雄奇景色,写出了 ,为后面议论抒情铺垫。
24.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请将此两句与本诗进行比照,结合作者的生平,选择对本诗后两句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
B.三个“浮云”都指奸佞之臣,但本诗中,“浮云”还具体指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使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表现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D.诗句的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因为身在最高,所以不畏浮云”,这是倒装句式,这样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决心。
23.夸张 飞来峰之高(2分,一空1分)24.选A。这个感悟只是诗句的派生或衍生义,结合诗人的生平,此项错误。(2分)
阅读《登高》完成18题,(4分)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18.作者将 、 与个人情思融为一体。透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18.自然景象,国家灾难(2分)。透露出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分)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②凤阙:皇宫。
11、第三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2分)
1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509eb471d289cfa3.gif]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3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第一、二句抒写诗人辞官离京,心情郁闷,可从“__________”一词看出。(1分)
8.第三、四句诗人以落花自比,与南宋诗人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思想境界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分)(浩荡)离愁(仅答浩荡不得分)
8.陆游诗表现了作者的孤傲高洁,不与反对派同流合污;(1分)
龚自珍诗表现了作者崇高的奉献精神,是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关山度若飞 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我旧时裳 著: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镜帖花黄 帖: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门看火伴 火伴: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诗句。(4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第二节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指出每个部分的起讫语句,并归纳大意。(5分)
(1)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最后一节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过 (2)穿 (3)通“贴” (4)同伍的士兵 2.(1)北方的寒气传递着军营中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映着铠甲战衣。 (2)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勇士们征战多年凯旋而归。 3.行动(或:动作) 木兰全家团圆的场面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4.(1)万里赴戎机 壮士十年归 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2)归来见天子 不知木兰是女郎 写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3)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写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5.扑朔迷离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辨认不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5分)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9.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 ▲ 季节,首句中的“白玉条”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并与下文的 ▲ 字前后呼应。(3分)
10.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_______ ▲ ____
9、(3分)(1)早春(春) 比喻 雪
10、(2分)(2)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6分)
【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9.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具体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武元衡写的是
时的景物。甲诗以“ ”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乙诗中“阴阴”一词写出了杨柳 的特点。(4分)
10.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34eb0a5b700876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