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__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写出“望”字所统摄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下列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4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巧用比喻。“舞”,“驰”两个动词,
“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
“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跑。
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
活了,赋静态移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 “初日照高林”描写了清晨古寺的幽静,请展开想象,描绘这一情景。 (30字左右)(2分)
(30字)
7.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2分)
6. 示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洒下清丽的光辉,照耀着苍翠的树林和古老的禅院。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句意理解正确1分;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想象,生动展现画面,符合意境得2分。
7.示例:纯净怡悦(惬意、陶醉、愉悦;宁静、闲适)。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杜甫的《水槛遣心①》,回答问题。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写作此诗时诗人已定居成都浣花溪畔,经营草堂。水槛:指水亭之栏杆。②去郭:远离城郭。轩楹: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③赊:长,远。
⑴请说出颔联中“出”或“斜”的妙处。(2分)
⑵请说说“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表达作用。(2分)
⑶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⑴“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
⑵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草堂的闲适幽静。
⑶表达了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②。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①绿绮:琴名。②霜钟:钟声。
8.(1)诗中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的是哪两句?(2分)
(2)“客心洗流水”一句有何妙处?请作赏析。(2分)
(3)诗歌最后两句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1)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2分)
(2)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心就好像被流水洗过一样畅快、愉悦(1分),衬托出琴声的悠扬动听(1分)。
(3)最后两句景物描写“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突出了诗人聚精会神地听琴,而不知天色已晚(1分),反衬弹琴之人琴艺的高妙(1分)。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山行》,回答问题。(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1)找出诗中体现出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品析。
(2)这首诗的第三联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高适的《别董大①》一诗,完成第7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7、⑴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⑶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昏暗的阳光 南飞的大雁 (每个1分,2分) 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分)
⑶这两句写得豪放而积极,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只要能作出言之有理的赏析即可,2分)
阅读王安石的《钟山即事①》,回答下面问题。(6分)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②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②相对:对着山。
7.⑴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⑵请赏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的“绕”或“弄”字。(2分)
⑶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分)⑴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
(2分)⑵“绕”字写出啦涧水在竹林间静静流淌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弄”字写出了竹林西边翠绿的草地上,开满了繁星点点的花,春风一吹,在随风点头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
(2分)⑶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第7题。(6分)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7.⑴诗的一、二两句,是从哪两方面写送别的?(2分)
⑵仔细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2分)
⑶诗的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中包含了哪些感情?(2分)
⑴送别的地点“丹阳郭” (1分)和送别的季节“秋” (1分)。
⑵“望”字传神地写出思念的神态以及绵绵的忧思;(1分)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下文“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象。(1分)
⑶江面上寒鸦点点,这一景象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空虚的感情(1分)。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①又言别》一诗,完成第7题。
十年离乱②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③,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④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7、⑴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__________”;七、八句转入“___________”。(每空一词,2分)
⑵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⑶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喜见 言别 (每个1分) ⑵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2分)
⑶用“秋”形容“山”,在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一点1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