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全诗以“___________”为线索,从“_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终,以“早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_________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10.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行 孤山寺北 白沙堤 最爱
10.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阅读现代诗文,按要求答题。
井
杜远燮
①我是静默。 ⑤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
几片草叶,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 我的生命来自__的地层,
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 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②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 ⑥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
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 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
③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 ⑦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
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 有孤独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 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
④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
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14.“井”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蕴涵着什么哲理?请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e24b503416e600.gif]
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6.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画线的词语。
(1)瞬息:
(2)怀恋:
17.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e1c3cbe8aee9f73c.gif]
钟陵禁烟①寄从弟 李中(6分)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注:①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②忍听:即不忍听.
10.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象加以分析。(2分)答: ▲
11.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3分)
答: ▲
10、(2分)“落絮飞花”,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飘荡不定的情景,寄托了作者远离亲人的飘零之感;“日又西”,写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时间漫长,突出了作者一天处在思念亲人的情感煎熬之中。
11、(3分)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黄昏时分杜鹃哀啼的描写,表达了游子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分)
9、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夕阳 落花 归燕
9、道出了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10、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田园乐
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ec76d7eb107e06eb.gif]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7-9题。(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长河指的是 (1分)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9.请赏析颔联。(3分)
7.黄河
8.B
9.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漂泊无依之感。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这是首五言古诗,表现泰山 、 的特点。(2分)
8.下列对着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的惊叹。
C.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7.高大险峻 神奇秀丽
8.C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7.晴姿 雨姿(1+1 分)
8.B(2 分)
沁园春●雪
__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写出“望”字所统摄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下列加点动词的表达作用。(4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巧用比喻。“舞”,“驰”两个动词,
“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
“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跑。
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
活了,赋静态移动态,使之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