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表现获得丰收后的欢快和喜悦心情的舞蹈是()

A:《跳花儿》 B:《跳春牛》 C:《农乐舞》 D:《花鼓舞》

下列属于因果关系范畴的是( )。

A:播下良种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B:适度灌溉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C:治理施肥在先,粮食丰收在后 D:看见闪电在先,听到雷声在后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__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 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为30天,农历初一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 靠近太阳.。完成下列各题。

若该旅游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__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西江月》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D:《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表达丰收在望的喜悦及闲适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词中,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丰收在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 ”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填补空白:

(1)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它的句数是固定的:八句的称为 。四句的称为 。又按每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划分为

(2)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

(3)词,又名 ,产生于 代,盛行于 代。宋词按风格划分,可分为 派和 派。

(4)《次北固山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5)《西江月》抒发词人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一句是

(1)律诗  绝句  七律、七绝  五律、五绝

(2)偶  颔  颈

(3)长短句  唐  宋  婉约  豪放

(4)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时词人闲居带湖。

②“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18.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请予以归纳。(4分)

19.联系全词,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4分)

【答案】

18.(1)上片写作者的闲情逸致,作者常来此地游玩,被此地的美景所陶醉。(2分)下片起写山村男婚女嫁,灯火通明,一片笑语,热闹非凡。(2分)

19.这个“闲”字,既写出了作者的心情悠闲。在这赋闲之时,作者把酒言欢,醉卧石边,怡情山水,悠哉游哉。(2分)这个“闲”字也暗含英雄失路之痛,身世之悲。(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诗词鉴赏,一定要读题目,根据题目可以初步了解诗词的内容;读作者,知人论世,有利于理解诗词,把握主题、情感;读诗句,理解诗词;读注释,理解诗句,了解背景,感受主题情感。归纳上下片所写的生活情境,首先要读懂诗句,在翻译的基础上用描写的语句加以归纳即可。关键词是“避暑”“避雨”“扶怪石”“看飞泉”等动词。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诗词“炼字”能力,解题时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关键字回归到诗句中理解把握。即语句用上这个词后的表达效果及寄托的作者的情感。一定要注意联系作者以及注释中的内容理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