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韦城李少府

【唐】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试从修辞、内容等角度赏析。 (2分)

9.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8.(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

9.(3分)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由眼前景而生发的喜悦之情,都表达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1分)异:《白》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行人身影已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马蹄印,更多的是表达惜别之意和对友人的担忧,以及自己前途未卜的怅惘之情。《送》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14.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5.诗人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4. (2分)用“一片影”与“万重云”对比,突出了在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只”)。(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

15. (3分)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自己漂泊生涯苍凉的感慨。(意思表达相近即可得满分,如答出一点给2分。)

课外优秀诗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4、人们说“飞”和“暗”字用得好,说说它在诗中的有什么样的好的表达效果?(2分)

__ ______

25、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 ______

24、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2分)

25、①用自己的语言将诗歌复述出来即可。②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3分)

诗歌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 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①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①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6.此诗描述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7.赏析“梦觉流莺时一声”。 (3分)

6.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渲染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日意境”,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3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日意境’”1分, “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2分。)

7.用“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3分,涉及到“以动衬静,写出幽静之意”即可给分。)    

诗词阅读

9、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②暗示贬谪时间长,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惆怅心情。(2分)

(2)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2分)

22.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1.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或:报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   22.示例①: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1分)示例②: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示例③: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阅读《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完成第7题。(6分)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7.⑴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市繁华景象的诗句是: 。(1分)

  ⑵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⑶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5895268179ab1dd9.gif]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分)

9.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2分)

8.“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9.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

  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赠从弟(4分)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7.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2分)

  

8.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7.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8、象征手法(1分)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②暗示贬谪时间长,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惆怅心情。(2分)

(2)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