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元代郑光祖的文人事迹剧《_
____》借 王粲故事抒发自已不遇的感慨,一
再受到文人的赞赏。
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阵子 辛弃疾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诗人常常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杜甫在《蜀相》中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又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 点和不同点,选出判断不正确的项( )
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古代文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杜甫《蜀相》中的“ ,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中的“ ,千载谁堪伯仲间”,都是借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仰慕来抒发自己的郁愤之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一表真名世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