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这首诗表达 的感情?(2分)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画面具有诗情画意,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3分)

6、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

7. 晴天遥望对岸,汉阳城树木丛生,枝繁叶茂,一片苍茫葱郁。那鹦鹉洲上鲜花鲜艳美丽,草长得极为茂盛,郁郁葱葱,就像铺上一层绿茸茸的毯子。

评分意见:景物全1分,合理想象1分,语言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甲、乙两首诗词都写秋,试分别说说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9.“一切景语皆情语”,从甲、乙两首诗词中画线句中任选一处,从“景”和“情”的角度,作些描写和赏析。(4分)

                             

8.(2分)甲:表达了作者慨叹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乙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美好景色喜爱与赞美之情

9.(4分)甲: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乙: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歌颂了对秋天山林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8. 【甲】诗选取“小雨”和“ ”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 ”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分)

9.【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4分)

8.草色  橙黄橘绿

9. 【甲】诗通过与“烟柳满皇都”的晚春之景对比,突出对早春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乙】诗“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4题。

(一)(4分)

春晚①书山家屋壁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

17.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颈联“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2分)

18.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2分)

17.(2分): “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 

18(2分)表达了山民雨后放晴忙于春耕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问题(5分)

论 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 诗中“李杜”指 ;“风骚”指的是

。(3分)

(2) 这首诗反应了作者怎样的主张?(2分)

23. (1)李白、杜甫  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2)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于时俱进,求新求变。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共4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一.诗歌鉴赏

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2. 寂寞悠思的心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白 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 的形象,都写到了这一形象的 的特点。(2分)

(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手法各有特色,请具体分析。(3分)

23、(1)梅花   清香 (2分)

(2)第一首运用了对比、衬托,用桃李与梅对比,突出梅的高洁;用冰雪衬托梅的坚毅耐寒(能回答一种即可)。第二首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3分)        

古诗词赏析。(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8.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1分)

8.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2、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分)

13、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

12、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13、“诗眼”是“空”。“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39、(2012四川攀枝花)

三、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2分)

(2)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2分)

(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1分)“人意好”(“好”“意好”)(1分)

(2)示例:“乱”,(1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繁华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