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7、⑴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1分)

⑵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花开,莺啼(共1分)

   ⑵以乐景写哀情(1分)。因为“客愁”,所以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2分)。

   ⑶客居他乡的惆怅、忧愁。(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诗中“澹澹”的意思是 (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 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

C.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 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7.(2分)水波摇动的样子                8.(2分)B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沁园春·雪》) 此句综合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 B: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艾青《我爱这土地》) 此句暗示了诗人永远不能回到这片土地的悲惨命运,略显几分伤感与无奈。 C: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此句以“浅浅”修饰“海峡”,说明海峡不是阻隔两岸的障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此联诗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为国捐躯、以死明志的决心。

(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9-10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 。(2分)

10、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9.诗人的马鞭

10.答案: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6分)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1)、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2)、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10、(1)李杜(1分) 轻薄(1分)

(2)甲诗 古今对比(1分)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1分)甲诗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1分)乙诗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1分)(后两点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8. 【甲】诗选取“小雨”和“ ”两种景物描绘出了早春独特的景色,【乙】诗抓住“ ”这个特征突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分)

9.【甲】诗第三、四句与【乙】诗第一、二句都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对比的作用。(4分)

8.草色  橙黄橘绿

9. 【甲】诗通过与“烟柳满皇都”的晚春之景对比,突出对早春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乙】诗“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

  ①襄邑:现在的河南省睢(suī)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

  ②榆堤:长满榆树的河堤。

  ③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诗。

14.本诗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做简要分析。(2分)

15.利用注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认真评析这首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4.“飞”写出了春天落英缤纷的景象,也写出了船行速度很快,同时表达了作者轻快的心情。(写出两点即得2分)

15.结合陈与义 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这个背景,在结合诗中“飞花”美景,“卧看”的惬意,可以看得出来,诗人为有美好的前程而感到无比的惬意。(快乐、幸福、愉快等都可以)(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这首诗表达 的感情?(2分)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画面具有诗情画意,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3分)

6、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

7. 晴天遥望对岸,汉阳城树木丛生,枝繁叶茂,一片苍茫葱郁。那鹦鹉洲上鲜花鲜艳美丽,草长得极为茂盛,郁郁葱葱,就像铺上一层绿茸茸的毯子。

评分意见:景物全1分,合理想象1分,语言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甲、乙两首诗词都写秋,试分别说说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9.“一切景语皆情语”,从甲、乙两首诗词中画线句中任选一处,从“景”和“情”的角度,作些描写和赏析。(4分)

                             

8.(2分)甲:表达了作者慨叹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乙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美好景色喜爱与赞美之情

9.(4分)甲: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乙: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歌颂了对秋天山林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