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8.诗中“”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8.(1分)且莫催

9.(2分)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10.(4分)(1)使……振奋  (2)作为 (3)洗  (4)尽(每个1分)

11.(2分)C

12.(4分)(1)就杭州的山水来说,灵隐寺是最好的。(2)云从冷泉亭的亭梁间生出,泉水和冷泉亭的台阶齐平。(每句2分,其中每小句1分)

13.(2分)撮奇得要(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侧面描写(每点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②槲:。③枳:。④照:有的写作“明”。⑤杜陵:地名。温庭筠定居于杜陵附近,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⑥凫():野鸭。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霜”一句是眼前之景,为实写,“ ”一句则为虚写。(2分)

(2)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4分)

(1)律诗(或五律、近体诗)  凫雁满回塘(每空1分,共2分)

(2)早行的原因是思乡(或悲乡),(2分)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在鸡鸣之时,天上还挂着月亮,行人已经将足迹印在板桥的白霜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可)(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3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__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汉字风采】(2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

  (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1点即可,2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7、此两节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两节诗中的木兰形象十分鲜明,第一节诗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的木兰,第二节诗又让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木兰。(2分)

17、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8、勤劳;忠孝两全(爱国也可)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4分)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5、阅读全诗,说说诗歌中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1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5.猿啼、江头、江水、青山、孤舟

(评分标准:要求写出四点,每点0.5分。如写成猿、水、山、舟,也可以给分。)

16.被贬的痛苦和离别的不舍。(评分标准:被贬的痛苦1分,离别的不舍1分。)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8.这首词写出了莲花怎样的特点?(2分)

9.这首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答案:孤芳自赏,自嗟自叹,品行高洁,不愿同流合污。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9.答案:寄托了贺铸不愿阿谀权贵的高洁志趣和不为当世所容的凄苦心情。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8.诗中描写了夏夜哪些特定的景物?(2分)

9.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答案: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婆娑的树林、悦耳的虫吟。

评分:意对即可,每个要点0.5分,共2分。

9.答案:表达作者感受着大自然的凉意,内心轻松愉悦的感情。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梦 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8.这首诗首句破题,极言异乡漂泊之苦。其中“ ”、“ ”两个词使全诗笼罩着一片悲怆的气氛。

9.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秋夜景色的孤寂?试具体分析。

8.答案:荒    愁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9.答案:最后这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深夜中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

相衬,以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欧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

凄凉的气氛。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答案:描写了秋天月夜苍茫悲凉的景象。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9.答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时的忧伤及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感情。 

评分:意对即可,共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