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诗的后两句所展现出的美丽图景,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美在何处。(共3分)

7.本诗的前两句如何写出了此山的“空”?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6.(3分)夕阳的一抹余晖照射到幽深茂密的树林中,又映射到青青的苔藓上。(2分)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光与影的这种转瞬即逝的组合,以光亮反射幽暗,更加衬托出周围的幽暗与宁静的美。(1分)

7. (3分)“不见人”才显得“空”,“但闻人语响”正是说明了这个地方非常静,才听到了人的声音。(1分)以动衬静,反衬出空寂的氛围。(1分)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1分)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0.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本诗多处妙用虚词,其中“ ”一词表达了强烈的反诘的语气,凸显出“秋柳”的无奈之情。(1分)

(2)请简要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分)

(4分)(1)(1分)如何

        (2)(2分)诗中借春柳之荣(繁盛得意),写秋柳之衰(憔悴零落),突出了秋日之柳的处境凄惨(表达了对秋柳悲叹之情)。

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

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

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

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

【注】这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歌。①芰(jì):古书上指菱。②蛩(qióng):这里指蟋蟀。③谙(ān):熟悉。

9.诗歌着力描绘“秋滋味”,烘托出宋江怎样的心情?选择恰当的一项( ▲ ) (2分)

A.、凄凉苦涩B.、寂寞难耐C.、洒脱浪漫

10.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的原因,并写出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何人。(2分)

9.(2分)A

10.(2分)宋江杀死了阎婆惜,官府追缉得很紧(1分),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后投奔了柴进(1分)。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8.诗中“”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8.(1分)且莫催

9.(2分)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4.(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2分)

(2)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2分)

24.(每小题2分,共4分)(1)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2)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请找出作品中能直接反映出诗人直言上谏后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2分)

(2)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3分)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2分)

(2)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3分。心态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5分)

鲁山山行

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适”、“何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

(2)“好峰随处改”中的“改”能改为“有”吗?请说明理由。 (3分)

(1)适,恰好。何许,何处,哪里。(写出一个意思即可得2分。)

(2)共3分。不能(1分)。“有”体现的是静态(1分),“改”体现的是动态的画面,正切合题目山行的意思(1分)。(“改”字能突出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1 分),表现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1分),而“有”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画线描写景物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1)渲染凄苦(雨前阴沉__或暗淡愁惨)的气氛,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做铺垫。(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对即可)

(2)表现了诗人体察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与情怀。(2分,意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