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2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1. 秋季、冬季(2分)

22.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2分)

阙 题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2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21、幽(1分)

22、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

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3分)

阅读杜荀鹤的《小松》 一诗,完成第5题。(6 分)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时人:指普通的人。凌云:直冲云霄。始道:才说。

5.⑴诗的首句是抓住小松的哪两个特点来写的?(2 分)

⑵诗人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你觉得作者借这首诗讽刺了什么?(2分)

⑶韩愈的《马说》中有一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意思相近,请你默写出来。(2分)

(1)矮或小、刺头(2)讽刺了以身世取人的世俗之人目光的浅陋(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蔡确: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②纸屏:纸糊的屏风。

13.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2分)

14. 你从第三句中的“独笑”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情?(2分)

13. 夏日炎炎,诗人携几卷书,前往车盖亭里纳凉,躺在纸糊的屏风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 作者贬官后的闲适安逸的心情。(答出“豁达、洒脱”之意也可)(2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ƒ,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园公:诗人自号。‚畎:quǎn ,田间小沟。ƒ棹:船桨。

⑴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寒》所写的春天有着 的特点,《宴词》所写的春天有着 的特点。(2分)

⑵请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3分)

.⑴寒冷;生机盎然(2分,一空1分,意思符合即可)

⑵《春寒》通过海棠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灿烂地开放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生机蓬勃和勇敢无畏的赞美。《宴词》描绘了长堤逶迤,春水碧绿的生机盎然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分析1分,赞美1分,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可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①输:送。②陂:池塘。③直堑:直的护城河

18.诗中的“输绿”一词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9.诗歌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8、“输绿” 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春天盎然的生机及山泉的澄碧。

19、写出诗人留连于自然的美景中,不忍归去。从而表达了诗人闲适散淡的心绪。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开,孤根暧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1.在诗人齐已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①不畏严寒  ②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12.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2分)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释】①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8.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9.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8、(2分)

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意对即可。)

9、(2分)

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首句的景物描写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2)末句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交代了送别时的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

(2)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地深情。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1.(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