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2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
22 、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 分)
21、(2分)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答出“烘托”得1分,答出“豪迈气概”得1分)
22、(2分)示例⑴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
示例⑵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能准确把握诗的情感基调得1分,能联系诗句恰当分析得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 薇(节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采薇》选自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体裁)。(2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要分析。(4分)
[4b91878e24c266bb.jpg]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9.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思念故乡 (1分)
9、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2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诗中第一句中一“僵”一“孤”写出诗人当时什么处境?第二句中的一个“思”字又集中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9.从全诗看,侧重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愿望?(2分)
8.(2分)凄凉;赤诚的爱国思想。
9.( 2分)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恢复国土、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心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杨花”在古诗中常常象征 ,诗的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2分)
9、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3分)
8、离散、漂泊(离别、飘零) 哀伤、悲凉(愁苦、惆怅)(2分)
9、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3分)
10.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完成下列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心远地自偏”这句诗表明诗人认为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你从诗句中的“心远”一词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1分)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10.(1)“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世界。
(2)①诗人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②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③“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④ “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 描绘诗歌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2. 诗歌的第三、四句各有精妙之处,请选取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3分)
(一)(5分) 11.示例: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地歌唱(1分)。阳光下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1分)。 12.示例:第三句,诗人用拟人手法(1分)写鸟语花飞(1分),生动表现出春光明媚迷人、充满生机(1分)。 第四句,诗人用夸张手法(1分)说酒醒春已归(1分),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1分)。(共3分。手法、内容、情感各1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0.忧 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21.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分)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9.(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10.(2分)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一个1分)
(一)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 ;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