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作者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略。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1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19f5e9a1264d619.jpg]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10.答案示例:怨:抱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可,1分);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a7f7a399dbfc837c.jpg]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9、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
[5530b6d4e199550f.jpg]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诗人在诗中把羁旅流离的弟兄骨肉比作“ ”和“ ”。 (2分)
10.除了思念亲人,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千里雁 九秋蓬
10.厌恶战争,渴望过着天下太平的生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 。(1分)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答案】B。
下面是两首元曲,对它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A:元曲分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此二首《天净沙》均属小令。 B:《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和《即事》都是曲题名。 C:《天净沙•秋思》全篇28个字,没用一个动词,全由名词和它的修饰语组合而成,但却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画,有一字千金之感。 D:《天净沙•即事》全篇28个字是由14个重叠字构成的,其中没用一个动词,但却处处显示出动态。
关于下面袁枚的《马嵬》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