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反复诵读,说说本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9.理解“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一诗句的写作特色。
8.上阕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阕着重写作者南渡前在汴梁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9.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此诗选自 ,作者是 代的 。
6.解释粗体字词的含义。
(1)涕泪 (2)却看
(3)漫卷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杜工部集》 唐 杜甫
6.(1)眼泪。(2)还、再。(3)随便。
7.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可以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作者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略。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
1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19f5e9a1264d619.jpg]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暮春
翁格【清】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首句中“怨”字的含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小题。(3分)
10.答案示例:怨:抱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可,1分);诗歌表达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虚(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a7f7a399dbfc837c.jpg]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9、这首诗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
[5530b6d4e199550f.jpg]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诗人在诗中把羁旅流离的弟兄骨肉比作“ ”和“ ”。 (2分)
10.除了思念亲人,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千里雁 九秋蓬
10.厌恶战争,渴望过着天下太平的生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 。(1分)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