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2分)

(2)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2分)

(3)尾联中的“涕泗流”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的气势恢弘的景象。(2分)
   (2)颈联写出了诗人孤独、年老、病弱、到处飘泊的境况。(2分)
 (3)“涕泗流”写出了诗人对国家的命运、人民苦难的担忧、(1分)对自身命运的叹息。(1分)

阅读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①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后一句中“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②畲(shē):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7.⑴从诗的一二两句看,诗人的观察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⑵“山上层层桃李花”中“层层”字写出了春花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由山脚遥望山顶。(1分)

⑵“层层”突出了桃李花花开繁茂(2分)与遍山皆是(1分)的特点。(意对即可)

⑶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答到“对劳动生活的赞美”即可,2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37e2ecf4f64a3f9.jpg]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7—8题(3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 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d4e1bee8fa01fb57.jpg]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7—8题。(4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ea14c653522ec04.jpg]

许多优秀的诗歌,语言不仅形象凝练,而且含蓄隽永,蕴含哲理。仿照示例,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下面诗句中所蕴含的哲理。(任选一句)(2分)

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东坡)

哲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得到的结论就会不一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1)“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哲理:

(2)“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顾嗣协)

哲理:

[64e938339c1e0a5f.jpg]

(2013年陕西省)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

2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

2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 分)

21、(2分)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答出“烘托”得1分,答出“豪迈气概”得1分)

22、(2分)示例⑴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

示例⑵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能准确把握诗的情感基调得1分,能联系诗句恰当分析得1分)

(2013年丽水市)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18.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19.B

欣赏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选自语文七年级上)

【注】①左迁:贬官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④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⑤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2)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1)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2)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新 月

沙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1)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2)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