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7题。(5分)

山居秋暝(王维)w w w .x k b 1.c o m X kB.1 . c o m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选自 朝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 》。(1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答:

1.唐 《王右丞集笺注》(1分,正确一处0.5分)

   2.D(1分)

   3.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3分,能扣住画面,抓住人物活动的情景即可)

十、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3分)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2分)

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1分)

①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②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

   2.答题要点: 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答: xkb1.com

1.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六、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⑴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五、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列三题。(5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2分)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1分)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2分)

⑴“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分,写出词语1分,品析1分)(2)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 、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2分)

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分,每处1分)望 高大雄伟

   2.(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每题2分,共4分)

一、过零丁洋X k b 1 . c o m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 “ 雨打萍 ” 比喻 (1分)

2.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 )

答:

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2.(3 分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阅读柳宗元的《溪居》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在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④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7.⑴作者居处冉溪之畔的原因是:“ 。”(1 分)

⑵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幸此南夷谪  (1分)

⑵答案示例:清晨,我去田间耕作,翻除一棵棵还带着晶莹剔透露珠的杂草;傍晚,我乘船游玩回来,沿着溪石哗哗前进,船触到溪石还发出声响。(3分)

⑶诗的表面写的是溪居的闲适,自我排遣,自得其乐,但字里行间曲折地表达了被贬谪的孤独忧愤,壮志难酬的悲愤。(每个方面1分,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