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2分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⑵“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__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7.笼  近酒家  8.D 

诗歌鉴赏(共4分)

春山月夜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2分)

2.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

2. “掬水”句,将泉水与明月合而为一,捧在手心,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或“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出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2分,意近即可)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4. 思念故乡  2分

5. 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评分标准:诗中景物描写全得2分,语言优美1分。

阅读冰心的哲理小诗,回答问题(4分)

成功的花, 诗人把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4分)

成功的花,                诗人把 人生事业的成功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奋斗的辛劳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自我牺牲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暮 春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①东风:即春风。

(1)从题目入手,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2分)

(2)你如何理解“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内涵。(2分)

(1)面对“暮春”,诗人说:“莫怨”春老花残,因“根蒂在”;“有东风”,所以春去春再来。诗人借此流露出了对生活、对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2)花开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还会再来,这是自然规律。它暗示了人们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伤感难过,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更美好的未来。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鱼似的乌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2分)

鱼( ) 乌叶( ) 满( ) 归( )

2、(2分)这节诗描绘了一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3、(3分)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 的心情。

4、(2分)本节诗以 (填写表达方式)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5、(2分)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1.biān  jiù  zài  bó  2.冷雾、白霜  3.比喻  收起青鳊鱼  悠闲  4.描写 (写景)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5.“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20、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分)

21、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3分)

 20、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1、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1分)

9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0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8黄鸡报晓  时间,时光流逝9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10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9.“惊”字,写出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

10 .拟人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