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9.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满头白发,愁苦不堪。(2分,每点1分。)
9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诗歌颔联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之大景,为后人所称道。(1分)
13.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12. 两岸阔(视野开阔,大江直流) 13.家书是从北固山寄往洛阳。诗歌末句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3分)
1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12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
13、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诗中的“周郎”是谁?(1分)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是什么意思?(3分)
周瑜
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的话,恐怕历史就将改写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2分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⑵“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__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7.笼 近酒家 8.D
诗歌鉴赏(共4分)
春山月夜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2分)
2.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
2. “掬水”句,将泉水与明月合而为一,捧在手心,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或“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出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2分,意近即可)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
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4. 思念故乡 2分
5. 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
评分标准:诗中景物描写全得2分,语言优美1分。
阅读冰心的哲理小诗,回答问题(4分)
成功的花, 诗人把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4分)
成功的花, 诗人把 人生事业的成功 比喻为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把 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 比喻为花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把 奋斗的辛劳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把 自我牺牲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
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暮 春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①。
注:①东风:即春风。
(1)从题目入手,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2分)
(2)你如何理解“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内涵。(2分)
(1)面对“暮春”,诗人说:“莫怨”春老花残,因“根蒂在”;“有东风”,所以春去春再来。诗人借此流露出了对生活、对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
(2)花开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还会再来,这是自然规律。它暗示了人们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伤感难过,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更美好的未来。
(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