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5、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26、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2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6、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22.本诗与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似,都表现出一种高扬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请写出七律中表明诗人豁达襟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说明:书写正确,无错别字2分,有错别字1个扣0.5分,扣完为止。
23、(2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选自《戴望舒诗选》)
20.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最恰当的是( )A.春天重到B.凝冰解冻C.迢遥的梦D.花儿重开
21.结合诗句内容和写作时间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表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A
21、(2分)示例: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春天”、对“灿烂的微笑”的无比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不懈追求,对“好的东西都永远存在”的坚定信念。 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1分)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16.首联中的 、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17.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8.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4. 停泊,停留
15、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6、客路 行舟
17、潮平两岸阔
18、D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6、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17、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6、阴阴;又17、思乡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8.诗的第①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揣摩这种修辞的妙处。(3分)
19.第②节诗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天上的总貌? ( )(2分)
A.缥缈B.美丽C.物品D.珍奇
20.“街灯明了”、“明星现了”表现了__中的情景,那么作者笔下的“黑夜”象征了什么?(2分)
18.比喻。街灯星星点点,多么像天上的明星;天上的明星时隐时现,闪闪发光,多么像人间的街灯。这一比喻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了。
19.B
20.__的旧社会。
沁园春·雪 (13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本词的作者是 ,“沁园春”是 ,本词的题目是 。(3分)
12、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A.、夸张、 排比、 比喻B.、夸张、 比喻、 拟人
C.、比喻、 对偶、 拟人D.、比喻、 夸张、 借代
13、“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2分)
A.、长城内外 秦皇汉武B.、原驰蜡象 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 唐宗宋祖D.、欲与天公誓比高 只识弯弓射大雕
14、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15、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6、《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2分)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11、本词的作者是 __ ,“沁园春”是 词牌名 ,本词的题目是 雪 。(3分)
12、C
13、D
14、D
15、D
16、D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题。(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9.用“/”标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①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②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③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④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10.这首诗有朦胧、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是怎样产生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11.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什么样的情思?请谈谈你的思考。
9.①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拄图 ②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③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④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10.这首诗扑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蓓蕾”、“夕阳”等意象,它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和“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了朦胧深远的意境。11.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帐、失意等情思。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宜阳,县名,唐代行宫之连昌宫就座落在此,在安史之乱中,遭到严重破坏。
15.诗中有画。(2分)
发挥想象,完成《春行即兴》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暮春时节,诗人站立宜阳城头,只见城下野草丛生,十分茂盛;城外山泉忽东忽西,寂寞流淌。漫步山中, ▲ 。(根据诗歌第三、四句来描写画面)
16.景中有情。(2分)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 ▲ 的感情。
15.(2分)芳树葱茏,山花烂漫无人赏,悄然自飘落;春山一路,鸟鸣声声无人听,徒然鸣啭。
16.(2分)哀愁、凄凉。(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