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速读下面的古诗,试联系所学认真作答8 -- 9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 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_ (人名)。(2分)
9. 名句赏析:请谈一谈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3分)
我的理解:
8、(共2分,有错即不得分)答案示例:王勃
9、(共3分,阅卷要求:符合要求、语言通顺、意思对即可)答案参考: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为送别,但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解释诗句,最高得2分)
(链接:)诗词赏析考查内容(20首)为常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考查要点一般为:① 文学常识 ② 朗读节奏 ③ 词语含义 ④ 名句赏析 ⑤ 主旨理解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②潦倒:犹言困顿,衰颓。③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1)诗人“苦恨”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3分)
1)苦恨的原因是:诗人年迈多病,寄寓他乡,感时伤世(或答国家动荡不安)。(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第三句写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写出了秋天萧瑟的景物(1分);第四句写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写出了深远的意境(1分),运用对比和衬托(可不写),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1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和一切阻挠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硝。(同“消”)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 。(1分)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2分)
(1)、开放之早。 (2)、不畏严寒,傲霜开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0—11题。(6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3分)
11、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3分)
10、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3分)
11、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3分)
专题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两节诗,回答问题。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席慕容《长 城 谣》(节选)
(1)长城有很多的关隘,请你写出两个关隘名称。(2分)
(2)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2分)
(3)假如你是导游小姐(先生),请你带领来自四中初二的学生参观八达岭长城,向他们介
绍长城的构造。要求:①有称呼②运用与长城有关的俗语或传说一个③60字左右。(3分)
(1) 山海关 玉门关 嘉峪关(2分)
(2)(3)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2分)
(3)能联系到导游身份,有称呼,有俗语或传说即可(3分)
阅读理解
赏析《夜雨寄北 》一诗,完成26----27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6、诗的题目《夜雨寄北》是什么意思?(1分)
27、诗句中的哪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3分)
26、在雨夜寄给北方的友人。
2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抒发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 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_ (人名)。(2分)
9. 名句赏析:请谈一谈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3分)
我的理解:
8、(共2分,有错即不得分)答案示例:王勃
9、(共3分,阅卷要求:符合要求、语言通顺、意思对即可)答案参考: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为送别,但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解释诗句,最高得2分)
(链接:)诗词赏析考查内容(20首)为常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考查要点一般为:① 文学常识 ② 朗读节奏 ③ 词语含义 ④ 名句赏析 ⑤ 主旨理解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作者在词的上片描写打猎的威武场面,用“ ”一字笼罩全文,豪兴勃发,气势恢宏,下片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上片提到的“ ”衬"狂",更表现出作者的万丈雄心从未消失的英雄本色。(2分)
7.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突显太守率领的队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国家。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6.(2分)狂 老
7.(2分) C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2分)
(2).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衰年老妇被迫应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杜诗详注》、杜甫
(2)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