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1分)
(2)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请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错别字不给分)(2)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答出“比喻修辞手法”给1分,答出“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给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西归绝句①[唐]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一 一作用。(2分)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1)反衬或:衬托(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赏析《饮酒》,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融合。

(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2)C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能力,试题难度适中。C项有误。“欲辨已忘言”是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ABD三项表述准确。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破   感到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2)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o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__________。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何其漫长;⑦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每点1分)(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思念“关心”各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涧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

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景物2分,答对两处1分,答对三处2分。意境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泊秦淮》,完成后边题目。(3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       的特点。(1分)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凄冷、迷蒙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①用优美的文字描绘诗歌一、二句呈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78022313f265bb.jpg]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

 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②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①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两句诗中写到一句的描述得一分)②年老体衰孤单(三点中写到一点就得一分)、爱国(一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