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4分)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2分)

8.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答“离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可)  8、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 发挥想象,描绘出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优美意境。(2分)

10.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 示例:早春的野外生机勃勃,在多个地方,早出的黄莺们唱着歌,上下翻飞,正在争抢着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不知来自谁家,在精神抖擞地啄衔春泥,它们正忙着筑巢。(内容1分,想象1分,计2分) 10.示例:这首诗表现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计2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7.天空(本题考查对诗句中的重要词语的解释。古诗属于文言文范畴,对诗句中的词语的解释,如同解释文言词语一样,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思来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如“太清”,如果理解为“太清晰”,就不正确了。“涵虚混太清”的意思是“水天一色,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已浑然一体了”。“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8.D(A项中,“八月湖水平”的意思是“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并不是说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项中,“波撼岳阳城”描写的是汹涌的波涛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并不是描写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项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诗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船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言下之意是希望自己被荐识出仕为官。“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典故,卒章显志。诗人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喻指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诗人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意思是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以免使自己的愿望落空。这两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既恋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诗人那种有志难酬而不得已为之的难隐之情溢于言表。所以D项正确。)

秋 词 秋 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2分)

10、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9、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分)10、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2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0、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11、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10.春风、柳条、藤蔓、黄莺(写出两个得1分,写出三和四个得2分)。

11.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贬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17.诗歌的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谈谈这儿这种写法的作用。(2分)

18.作者白居易“长恨”什么?(2分)


17.(2分)对比,突出山寺桃园仙境般的美景,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18.(2分)长恨春天的逝去,长恨遭贬的境遇。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列三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 _______ ”
_______ 。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
“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
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2)绿杨阴里白沙堤(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儒家经典(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眷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荧,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能答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即可)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是指诗人辞官归隐田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兰溪棹歌①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ao)歌:
船歌。
(1)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口[]口”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

(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