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帐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使用典故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
文言诗文填空。
(1) ,随风直到夜郎西。
(2) ,巴山夜雨涨秋池。
(3)海内存知已, 。
(4) ,暂凭杯酒长精神。
(5) ,决眦入归鸟。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7) ,山岛竦峙。
(8) ,儿女共沾巾。
(9) 《论语六则》中强调读书一定要及时复习,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能有所发现的句
子是 , 。
(10)《酬乐天扬州初缝席上见赠》中诗人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
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的诗句是
, 。
略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沙漠中到处结冰,天上阴云密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这种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16.(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认为要想做到“而无车马喧”就必然是: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一句是: 。
(3)李煜《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形象地写出愁绪绵绵不断的一句是: 。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借古说今,指出即使像秦王朝那样强大的统治势力终要遭遇“ ”的惨烈结果。
(5)韩愈在《师说》中把为自己的孩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了对比,认为如果孩子只停留在句读的层面而不能解惑,最终导致的不明智的结果就是: 。
16.(5分。如果每空有丢字或多字或错字现象,该空不给分)
(1)心远地自偏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小学而大遗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争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一也”,而螃蟹“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来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心情的诗句是: , 。
16.(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