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句或谈谈感悟。

(1)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有一联与屈原的《九歌·国殇》中的诗句异曲同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光中的《乡愁》广为传诵,请默写出最后一节,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诗句: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好处:借海峡这一物象,抒发自己不能与祖国大陆、亲人相往来的惆怅心情,含蓄而又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原创)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 一二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三四两句运用反问,情感与众不同,请就此作赏析。

 (1)害怕朋友过于伤感,用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

    (2)运用反问,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表达了对朋友的宽慰以及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

   (5分。上题2分,下题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移家别湖上亭(4分)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4.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15.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14.春风、柳条、藤蔓、黄莺……(1个0.5分)。

15.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怎样的特点?(2分)

(2)诗歌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显得活泼、生动。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1)空旷,清新,秀美(2分)

   (2)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劳动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7.(1)第二句中的 “寒”字有何含义?(2分)

(2)诗歌的后两句塑造了海棠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案:(1)(2分)①指自然的风寒——二月的巴陵,春寒未尽,日日有风,料峭刺骨(1分)。②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朝廷风雨飘摇。这尤令躲避战乱,漂泊异乡的作者难以忍受(1分)!

(2)(3分)通过描写海棠“不惜”污损“胭脂色”,傲然“独立”于“春寒未了”的“蒙蒙细雨”之中,塑造出海棠美艳绝伦的姿容,表现了海棠与“风”“寒”斗傲的孤高绝俗精神(2分)。其中寄托了作者孤高拔俗的人格自许(1分)。

阅读李白《行路难》,完成下列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找出本诗中具有象征意蕴的句子。(2分)

(2) 请说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内涵。(2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的情感。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梦、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19、本诗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的封建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现实的深切忧思。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请简要赏析诗歌末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分)

. (1) 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2分)

(2)四处飘零着,像什么事物呢?像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而已。充满着一种孤寂又凄凉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哀伤,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反映了自己有造福人民的大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可一生追求却无成就,甚至只能四处飘零,他为此遗憾无穷。(3分)

阅读《黄河颂》歌词部分,完成第7~11题。(12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7.概括歌词的主要内容。(2分)

8.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9.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10.从“啊!黄河!”到“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对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热情赞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B.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C.歌颂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为全国人民所赞颂。

D.充分肯定了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

11.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3分)

答案:7.解析:要抓住题目中的“颂”字,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诗人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并且号召人们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8.解析: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此处为间隔反复。

参考答案:反复,加强抒情气势,又体现了表达内容的层次。

9.解析:要联系整首诗的风格推断,据上下文理解。

参考答案: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字表示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10.B 解析:A项“深远的国际影响”在诗中没有体现。C项“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在此处没有体现。D项“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在下面一小节有体现。

11.解析:联系诗人对黄河的歌颂来理解其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木兰诗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戒机,关山渡若飞。溯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妹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找出画线句子的错别字。(2分)

  2.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

  3.《木兰诗》中的对偶句比较多,请在文中找出两组你所喜欢的对偶句。(4分)

  4.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3分)

  5.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4分)

1.戒 渡 溯 拆

  2.扑朔迷离,原意是指不易分辨是雌是雄。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3.只要对偶即可。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等。

  4.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英勇献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对十年军旅生活做了高度的概括。

  5.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等优秀品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