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2分)
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
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远行的朋友(只写“友人”、“朋友”得1分) 7.(2分)B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解】: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7.诗人以一个“_____”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2分)
8. 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分) 悲 掩泪
8. (2分)诗人写故乡衰草遍地,寒云笼罩、暮雪纷飞,渲染了送别时苍凉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对友人伴寒云而去以及在乱世之中后会无期的悲伤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景致相融合,更增添感伤悲凉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句子是:-----------------------。 2分
10.第四句诗中的“敲”字妙在何处?---------------------------。2分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0、 “敲”字妙在何处?久等不至的焦急、无奈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9.这首诗构思巧妙,不着痕迹,连用了哪五个地名?(2分)
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9.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10. 表达了作者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古诗赏析(4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2分)
15.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4. (2分) 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15.(2分)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乱花”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C. 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纷繁的花 7.C(本诗描写的都是早春之景,没有暮春之景)
诉 衷 情(6分)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首句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表现什么?(2分)
10.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2分)
11.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2分)
9.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收拾旧河山的壮志。(2分)
10.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意对即可)(2分)
11.示例:词人用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作对比,心在前线战场(天山),身却不得不退居家乡(沧州)。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门的愤懑。(意对即可。)(2分)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月夜》的首联和颔联有何关系?(2分)
8.《月夜》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9.《春望》这首诗中哪两句明显地把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分)
10.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对家的思恋,请比较在表达这种感情时的角度有何不同。(4分)
答案:7.解析:首联写自己和妻子都独自看月,可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颔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是“忆长安”的人,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未解忆”,这反衬了妻子的“忆”,加强了“独”字的意味。
参考答案:诗歌的首联和颔联互为因果关系,颔联是首联的补充和强调。
8.解析:盼夫妻、家人团聚,从根本上是盼社会太平,因为这是前提。
参考答案: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有一个四海升平的安定社会。
9.解析:“烽火”这里指战争,战争是国家的灾难,也是人民的灾难。战争使人们分离,所以家书才显得尤其珍贵。
参考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我和妻子儿女离散不能相见,连一封书信也未相通,如果收到一封家书,那可比万两黄金也要珍贵啊。
10.解析:找到两首诗表现思念家(人)的相关句子,评析其抒情角度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春望》从自己的视线着笔,直接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月夜》从他方入笔,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来反衬天下离别亲人的人的共同心声。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 22题。(共4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1.诗中抒发情感的句子是哪一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分)
21、诗中抒发感情的句子是哪一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表达了守边战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坚强决心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分
这句诗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敌兵压境的危机形势,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描写了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情景
按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句或谈谈感悟。
(1)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有一联与屈原的《九歌·国殇》中的诗句异曲同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光中的《乡愁》广为传诵,请默写出最后一节,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诗句: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好处:借海峡这一物象,抒发自己不能与祖国大陆、亲人相往来的惆怅心情,含蓄而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