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下面这首古诗,请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获得的启示。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示例:追求任一目标的过程,总是一个障碍接着一个障碍,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所以当取得一些成功后,我们切不可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应该鼓足勇气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读下面一首诗,说说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接触,最熟悉它,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品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其二)①
(宋)苏轼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②遣巫阳③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④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⑤。
【注释】①元符三年五月,作者遇赦北还,被命移廉州安置,离海南过澄迈时作诗二首,这首诗即其二。澄迈驿:设在澄迈县(在今海南省北部)的驿站。通潮阁:在澄迈西,是驿站上的建筑。②帝:天帝。③巫阳:女巫名。④鹘:鹘鸟。⑤一发:犹言“一线”。此句说中原仅在距隐隐青山一线之处。
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登高望远,北眺中原,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下面两首诗都是写秋天,试比较其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前一首悲秋,世事艰辛,家愁国难,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后一首赞秋,洋溢着一种激越向上的豪迈之情。
渔 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①西岩宿,晓汲②清湘③燃楚竹④。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⑤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①傍:靠近。②汲:打水。③湘:湘水。④楚竹:即湘竹。这一句的“汲清湘”“燃楚竹”有超凡绝俗之感,象征诗中人孤高品格。⑤欸(ǎi)乃: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
第三、四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示例:日出东方,烟消雾散,湘水上一片安静。渔翁欸乃一声撑船出发,声音在山水之间回荡,唤醒了万物。山有了灵气,水有了精神。山显得更为葱绿,水显得更为碧蓝。
品读下面这首古诗,请写出“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这两句诗的大意。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成双成对的燕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好像蘸着水在盛开。
下面这首诗第三句中“风吹雨”一语,有哪两层意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喻指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境地。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下面这首诗第二句中“散”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散"是飘散、飞散的意思,一个"散"字,让笛声有了可视可触的形象:像春天的花瓣?像春天的细雨?像春天的柳絮?……一个"散"字,使得笛声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空飘荡,洛城之中,无所不在。
.品读诗词,完成其后题目。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说说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有何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6.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B: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C: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D: 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30字左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