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1分)

[8117a406537c532e.jpg]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7题。(5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

17、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3分)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1分)

(2)赏析:

16、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17、(1)争、啄。(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2分)

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

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

10、答案:xiá   共2分

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共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莲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请表现手法、原文和今意角度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9.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10.(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

(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 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 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b46f8c99efc13262.jpg]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4分)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9.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三、四句表现的画面。(2分)

10.这首诗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9. 示例: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憨可爱。(点出泥、燕子、沙、鸳鸯。)

10.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致的喜爱和欢悦情怀的表露。

阅读下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完成8—9题。(5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诗中颔联“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何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来源:数理化网]

9、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意对即可 2分)

9、略(3分)

阅读郑谷的《鹧鸪》,然后答题。(6分)

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7.(1)颔联中“雨昏,花落”渲染了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2)体会颈联中“乍”“才”的表达作用。(2分)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5140ab09c4fc2b78.jpg]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分)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f76b54e180ab839.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