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e1671f4ebeffa0.jpg]

春兴 (唐·武元衡)(4分)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5、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66c583d270e531b.jpg]

过零了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3.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14.注音:

寥( ) 絮( )

15.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一是在他二十一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 

14.Liao      xu

1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6.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诗词欣赏(4分)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 】。

9.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0.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1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ca4587ff4bef6c9.jpg]

阅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回答问题(5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 _。(1分)

(2).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愁 (2)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3)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阅读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分)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1)从“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下列问题。(共4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2分)

(2)选择有误的一个是( )(2)分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

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1)C(2)“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答: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6.(1分)【答案】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

【解析】考点:文学常识——作者

思路:这种题一定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龚”不要写错)

7.(2分)【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中的词语分析

思路:画线句子的中心词是“离愁”,但是要注意前面的“浩荡”表现出来的“宽阔无边”,后面的“白日斜”则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离愁”心情。

8.(3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诗文名句赏析

思路:名句赏析题一般要从“方法(比喻)、情感(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评价。

古诗阅读。(6分)

论 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9.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2分)

10.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

9.李白 杜甫 《诗经》 《离骚》

10.古今对比。古今之人与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诗歌鉴赏(共4分)

山 中

王 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作说明.。

答: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答:

[488423eb639fb37e.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