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
“后庭花又添几种”中“后庭花”指的是()
A:庭院盛放的花 B:后宫的花 C:一种食材 D:__之曲
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诗句中的“《后庭花》”这里指代 。(1分)
8.诗人仅仅是在指责那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歌女吗?为什么?(2分)
【答案】__之音
【答案】本诗从字面上看似在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借
陈后主奢靡误国的史实来讽喻晚唐统治者,只知买笑逐欢、醉生梦死,而不以惨痛的历史为
鉴,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意思对即可。共2分)
、对下列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__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3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__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古代诗歌鉴赏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1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7.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对比、用典(或借古讽今),曾经“六代竞豪华”,“万户千门”一片繁荣景象,“事最奢”更是道出了其奢华无比;而今,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鲜明昔盛今衰之对比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用南唐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__亡身的典故给人以无限的历史兴亡之感,发人深思。
17.这首诗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__亡身的历史悲剧,批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抓住诗歌关键词,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六代竞豪华”“万户千门”与“野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由“后庭花”可知,这是运用了典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例如本题,便可从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标题、作者、诗歌注释及关键词分析作答。由诗歌标题及注释可知,台城曾经是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南朝后主因荒淫腐朽而因《玉树后庭花》而__亡身,作者借助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表达对国君的荒淫历史悲剧的批判。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思考,无非是想通过怀古伤今,希望当今执政者能吸取历史教训,体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题可根据诗歌标题及诗歌注释来了解写作背景,然后结合着关键词分析其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州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治西北。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后庭花》,即指《玉树后庭花》。杜牧《泊秦淮》中有“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__之音。
20.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2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20.①对比。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跟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②情景交融。山川景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青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21.①吊古伤今之情。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殆尽了。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②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告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③暗示当今唐朝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川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解析】
20.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紧扣诗歌的前两联、同时结合对注释的理解进行。“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讲的是当年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蔡州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写的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由此可可知用了对比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根据诗句内容和注释分析。诗中在开头两联运用对比手法为自己的感情做好铺垫后,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两句表达出自己吊古伤今之情,揭示出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接着又用《后庭花》这样的__之音暗示唐朝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