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1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2分)

12.“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2分)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0.本诗的最后两句非常耐人寻味,请分析其所蕴含作者的心境。(3分)

10.诗人用“寂”和“落”字,以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为意象,表明了他的真实心境:表面上是他悠闲恬静的心境的写照,实际上是寄托自己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2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23. 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2分)

24.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2分)

23.雨后百花凋零,榕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呈现出一片凄惨景象。(2分)

24.第一,凋零的景象让作者有了秋风扫落叶之错感。第二,诗人借景抒情。当时诗人被贬柳州,仕途不顺,羁留在外,远离故乡,所以产生了秋天版的凄苦和孤独之感。(2分)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1.诗的后二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分)

22.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 的向往。(2分)

21. 动静结合。诗人对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音,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2分)

22.平静、安宁生活。(2分)

阅读诗歌,完成21—22题。(4分)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侬——第一人称代词,我。②披襟敞开衣襟。
21、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2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1.细草、西风、荷花、荷叶。(2分)
22.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l—22题。( 4分)
田园杂兴(其一)
清•佚名
竹屋正临流水,槿篱曲绕闲亭。
此是吾庐本色,被人偷作丹青。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2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试赏析“被人偷作丹青”一句。(2分)



21.闲适、愉悦略带自豪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1)诗句从侧面落笔,表现居家景物的美好,笔触婉曲有致。(2)“偷”字,生动地表现出观者对景物的喜爱,用词出人意表,合乎情理。(3)画者最懂审美,以此衬景,景更美矣。( 2分,答出一点给1分。其余言之成理也可。)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21.描述“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所展现的画面。(2分)

22.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真实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请你写出来。(2分)

21. 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2分)

22. 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2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2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

2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分)

2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2分)

2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l—22题。( 4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21.赏析“风弄红蕉叶叶声”中“弄”字。(2分)

22.先分析诗的最后一句,然后归纳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分)

21.“弄”拟人,(1分)把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写得别有一番情致。(1分)

22. “只堪图画”写自然风景之胜,堪值入画。“不堪行”则表明此地交通闭塞,与内地相距遥远,路途艰险,返乡不易。(1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忧郁、忧伤)之情。(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21——22题(4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21. 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2分)
                                       
                                      22.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2分)
                                       
                                     


21.雨后百花凋零,榕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呈现出一片凄惨景象。(2分)
22.第一,凋零的景象让作者有了秋风扫落叶之错感。第二,诗人借景抒情。当时诗人被
贬柳州,仕途不顺,羁留在外,远离故乡,所以产生了秋天版的凄苦和孤独之感。(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