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①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释】①王庭珪(guī),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芦溪,隐居五十年。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画面,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13.(3分)薄雾笼罩山村,到处能听到黄鹂婉转鸣叫,/麦垅间,轻盈的紫燕上下翻飞。/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5分)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
答:
(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⑴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意近即可)⑵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
古诗赏析(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3.本诗尾联中流露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写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下列古诗。(5分)
13.乡书 归雁
14.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把日、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象征,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赠 从 弟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⑴诗中描写“风声”“冰霜”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⑵“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
答:
.⑴这是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1分)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1分)
⑵答: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1分)诗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2分)
化石吟
张锋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 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13、选段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2分)
14、“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一句中的“密码”怎么理解呢?(4分)
13、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14、是指通过对比的研究,我们可以破解生物进化之谜。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诗中“赚得”一词是什么意思?(2分)
(2) 分析本诗运用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人生道理?(4分)
(1)诗中“赚得”是骗得的意思。(2分)
(2)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 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
古诗文鉴赏与阅读(17分)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怎样理解诗中的两个“笼”字?(3分)
两个“笼”字将 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 的景象,创设出一种 的氛围。
10.诗句“商女不知__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 ,对现实的 ,对沉溺于歌舞的统治者的 ,对国家命运的 。
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结庐在人境( ) 欲辨已忘言( )
6、诗文开篇两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了作者对 的田园的喜爱,对 的厌倦。
7、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 。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理解“黑云”“甲光” 。
9、诗中选取了三个画面你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 ,表现官军戒备深严;一个在 ,表现官军刻苦练兵;一个在 ,表现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
10、全诗主旨句是哪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11、解释加点字:临易水( ) 声不起( )
5、构造、建造, 同“辩”论,说。 6、幽美宁静 车马喧嚣的官场。
7、只要内心高洁远离尘俗,即使处于喧闹之境也如同居于偏远之地,而悠然无扰。
8、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与甲光形成对比,甲光写出了我军守城将士英姿勃勃。
9、白天、黄昏、中夜10、报君……死。表达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11、抵达 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
赏析《峨眉山月歌》,回答问题。 (3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是指月影还是指人影? (1分)
(2)你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字是哪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1)“影”指月影;(2) 是围绕“思”来写的。抒发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的情谊。 9. B ,“唯有”不对,还有小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等,都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